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市行情 车市行情
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_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多少万亿
zmhk 2024-06-17 人已围观
简介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_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多少万亿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小汽车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小汽车发展现状
2.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169.1%
3.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4.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如何实现?供、需双向发力是关键
小汽车发展现状
小汽车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现状新能源汽车是指不使用传统内燃机或燃油车的汽车产品,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货车、燃料电池汽车(CNG/LNG/CNG/EGR)等车型。新能源汽车是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技术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规模达3396.9 GWH;其中三元锂电池规模达2349.6 GWH;磷酸铁锂电池规模达406.7GWH;三元锂电池规模达250.0GWH:锰酸锂电池规模达1637 GWH钻酸锂电池规模达46.5 GWH。
未来发展趋势在政策扶持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应用。目前,在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仍处于推广期.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巨大,而中国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初期,其市场规模远未到开发阶段,呕待市场拉动。因此,要从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做出规划安排,加快对新型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创新,推动钾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加强核心零部件及整车关键技术攻关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研发与应用体系。
电力驱动控制系统、汽车底盘、辅助装置等是纯电动汽车的组成构件。纯电动汽车指的是仅仅凭借自带的电池所存储的能量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这种纯电动汽车噪声小、零排放,因此是最为环保的一类汽车。这类汽车只有唯一的动力来源,完全凭借着电池储能,所以行车里程的距离取决于电池储能的大小。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于研发高容量、储能速度快的电池。同时,要注意建设大型的充电站。
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169.1%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全面分析!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经过前几年的缓慢
启动,新车型源源不断进入市场,以及各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扶
助政策和激励措施也大力促进了电动汽车的销售,2015年销量
骤增至54.9万辆。在全球电动汽车发展较好的主要国家中,中
国进步最大,2015年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挪威、英国、日
本、法国、德国位列其后。
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已经发展至第三个阶段,2009-2012
年为第一阶段,国家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
广工程,选取25个城市进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通过给予
购车补贴等形式推进新能源汽车购买和使用,该阶段处于产业酝
酿期。
2013-2015年为第二阶段,财政部等四部委于2013年9月联合
发布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确立
39个城市(群)总共88个城市为示范城市,总计推广目标扩大
到33万辆。国际上把“1%”看成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的一个拐
点,一旦突破1%的比例,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这个突破点在2015年11月实现,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占整个汽
车市场累计产量的1.26%。
2016-2020年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第三阶段,规划2020年新能源
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该阶段中央补贴范围扩大至全国。
从十三五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起步阶段进入加速阶段。
整体来看,目前驱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依赖于政策红利。2014
~2015年,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地
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支持政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支持政策开始由示范城市范围内的车辆购置补贴政策为主,扩展
为包括全国范围内的车辆购置税减免、政府及公共机构采购、扶
持性电价、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等全方位立体化政策扶持体系,
对于稳定企业政策预期和稳定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7.9万辆,同
比增长4倍。新能源乘用车生产20.64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
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2.7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来用车生产
6.36万辆,同比增长2.8倍。
尽管新能源乘用车在2015年实现了高速增长,但纯电动商用车的
增长更为迅猛,不仅电动物流车快速崛起,再加上2016年国家政
策对中巴车(6-8米)补贴的调整,从每辆补贴30万的标准调整为
按照单位载质量能耗进行补贴,力度下降导致车企加紧2015年大
幅提升产销量。因此在产量分布上拉低了新能源乘用车份额,
2015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占比为55%,低于2014年的65%。
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分析:2015年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
全年纯电动乘用车产量突破14万辆,达到历史最高值。2014、
2015连续两年同比增长近3倍。
2015年全年纯电动乘用车14.28万辆的产量略低于纯电动商用车
的14.8万辆,占比38%。累计来看,2013-2015年纯电动乘用
车生产19.01万辆,占总量48.1万辆的40%。
2013至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占比分别为53%、45%、38%,占
比逐渐走低。动态来看,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同比增长速度(3倍
)落后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增长速度(4倍)。
从月度产量走势来看,前11月纯电动乘用车产量走势基本与总产量
走势基本保持一致。从8月开始,连续4月呈现高速增长趋势,继9
月产量超过去年最高月度产量最高值(1.2万辆),在10、11月连
续两个月,纯电动乘用车不断刷新月度产量纪录。11月纯电动乘用
车产量达3万辆,同比增长7倍。而在12月纯电动乘用车产量下滑至
2.57万辆,减产近5000辆。
插电式混动乘用车2015年增速远落后于2014年22倍的同比增速,
主要因为2013年产量基数较小,2014年实现跨越式增长。2015
年新上市的车型仅有比亚迪唐、华晨宝马530Le、沃尔沃S60l插
电式3款,所有在售的插电式乘用车仅6款,但仍实现了同比三倍的
高速增长。
2013-2015年,39个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区域)累计推广应
用新能源汽车总量达到38.3万辆,超出33万辆的推广目标。但从
分布情况来看,只有43.6%的城市完成上报目标。现阶段新能源汽
车推广的主要市场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二线城市,这些城市面
临节能减排的压力更大,新能源汽车配套政策落地快,在财政补贴、
牌照资源等方面的优惠力度大。
从分布车型来看,2013年至2015年10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推
广139396辆,占总推广量68%。其中,纯电动乘用车推广9162
7辆,占比45%,插电式乘用车推广47769辆,占比23%。
从推广领域来看,私人领域累计推广91792辆,占总量45%,公共
领域推广113409辆,占55%。私人领域、租赁用车、出租车、公
务车四个领域主要应用的车型为乘用车,结合推广车型分布数量来
看,这四个领域的推广量与新能源乘用车推广量相吻合,可以分析
得出:新能源乘用车在私人领域占比最大,约为66%,其次是租赁
用车领域,约占23%。出租车占比约5%,公务车占比约6%。
根据2015年产量,列出前十家车企排行如下,前六名排位与2014
年保持一致。比亚迪以5.89万辆排名第一,连续两年占据冠军位置。
此外吉利、众泰(湖南江南)、北汽、上汽、江淮、奇瑞一直是产
销排名靠前的企业。2015年新增进入前10榜的企业有江铃和力帆,
主要通过小型、低价电动汽车的投放快速打开市场。
细分车型技术路线来看,在纯电动汽车领域,2015年吉利以5.01
万辆产量位居榜首,远领先第二名众泰(湖南江南)的2.6万辆。
北汽新能源以1.74万辆排名第三,比亚迪1.1万辆排名第五,江淮
以1.02万辆排名第五。
中国市场上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并不多,截至2015年底仅有五个
品牌6款车型在售。其中,比亚迪以4.78万辆占据最大份额,继
2014年比亚迪秦上市引发市场追捧后,2015年6月推出的插电式
车型唐也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据统计,2015年所有在产的新能源乘用车一共有66款,从车型级
别分布来看,A级车数量最多,以19款产品占比达32%,紧接着是
A00级电动车,共17款产品。
整体来看,A00级、A0级、A级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占据主体地
位,共38款车型,数量占比84%,2015年生产13.84万辆,产量
占比达85%。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在车型上具有小型化、紧凑的特点,
B级、C级等其他车型还不够丰富,产量占比也较低。
纯电动车型的小型化趋势更加突出,A00级、A0级新能源乘用车全
部采用纯电动技术路线。纯电动B级、C级以上的车型很少,产量占
比仅5%。大型豪华纯电动汽车需要装载的电池更多,耗电量较大,
对技术性能、品质等方面要求更高。相比之下,小型电动汽车更容易
形成产业优势。
目前在产的插电式乘用车都是从A级车起步,车型虽然不多,但从轿
车到SUV、中高端都有覆盖。接近燃油车的便利性使得插电式乘用车
更容易发展出丰富车型规格。
现阶段(2013-2015年)新能源乘用车根据纯电动续航里程R(工
况法)进行补贴,其中纯电动乘用车补贴分为三类标准,按这三档续
航里程范围对目前在产的纯电动乘用车进行分类。(部分车型有多个
动力版本,分别按不同的续航里程列入分类统计,工况续航里程参照
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目录数值。)
80≤R<150km续航的康迪K10、康迪K11、知豆H1主要作为租赁
车型投放,产量占该区间96.5%,对私销售的力帆330EV、荣威
E50所占比例很小,续航低于150km的电动汽车在私人市场的份额
很小,较难覆盖用户出行需求。
康迪K系列、知豆系列都推出了面向私人市场更高续航里程的车型,
并且从2016年起,纯电动乘用车补贴标准对续航里程的要求提高至
100km及以上,受补贴调整影响,上述三款续航约80km的车型都
将不再生产。力帆330EV还有一款续航里程为160km的版本,作为
主推车型版本,产量达3305辆。上汽荣威E50将于2016年推出升级
款,续航里程达到170km,目前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升级款。由此
来看,80≤R<150km区间的车型越来越少,主销纯电动乘用车的
续航里程都将从150km起步。
150≤R<250km区间的纯电动车型最多,共31款,累计生产11.4
万辆,占比80.1%。由于本区间内补贴从150km起,60%以上的车
型都照此限度设计续航能力。
目前国产电动乘用车中,续航里程最长的是比亚迪E6400型,达400
km,老款e6续航里程也能到达322km。2015年之前,续航里程超
过250km的车型非常少。随着电池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车企
推出长续航里程的车型,包括北汽EU260、吉利帝豪EV等,并且补
贴后的价格做到15万元以内,性价比较高。
总结与展望:全球范围来看,2015年电动汽车在发展路上遇到了
一定的阻力,例如油价下跌带来影响,但对电动汽车发展总体影响
不大。在2016年,尽管油价低迷,但欧洲对汽油苛以重税,这意味
着油价暴跌对汽油车成本的下行影响有限。行驶里程增加、电池价
格降低以及税收和其他优惠政策,加上大众对电动汽车更加熟悉,
都将继续推动电动汽车销量的增加。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2022年1月11日,乘联会发布2021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据统计,1-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总量达到331.2万辆,同比增长181.0%;零售总量为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双百位”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1年燃油车批发总量为1779万辆,同比下降4%;零售总量为1716万辆,同比下降6%。可以说二者市场走势分化明显,在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关注、选择新能源车型的背景下,2022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必然也会越来越快。从销量数据来看,过去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供需两旺的背后,新能源汽车“涨价潮”已经悄然来袭。
近期,有媒体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包括特斯拉、小鹏汽车、广汽埃安AION S Plus、大众旗下ID.6 CROZZ和ID.4 CROZZ等多款新能源车型都宣布了涨价的消息,其中国产Model 3和Model Y上涨最多,分别为1万元和2.1万元。广汽埃安AION S Plus次之,价格上涨了7000至14000元。小鹏旗下三款车型也都有提价,上涨区间为4300至5900元。其它未直接提价的电动车型,也取消了相关购车优惠。而车企这一波“集体涨价”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受到了政策补贴退坡、动力电池涨价、芯片短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退坡30%,2022新能源补贴进入“倒计时”
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2022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同时该文件指出,为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良好势头,综合考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市场销售趋势以及企业平稳过渡等因素,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将于同年12月31日终止,这也就意味着截至今年年底,国内长达12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马拉松”将正式到达终点。
事实上,任何一项政策的变动都不会是空穴来风,而有着广泛且深入的市场调查为依据的,尤其是助力我国实现汽车强国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可否认,我们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各类政策的大力支持,但从目前来看,这些政策也起到了超越预期的成效,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初步完成由政策主导转向市场主导,购买新能源汽车逐步成为消费市场的潮流趋势,“补贴”已经不再是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型的关注重点。可以预见,在未来补贴彻底退出后,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前景依然乐观,市场份额也将稳步在序地实现增长。
缺芯风波延续,导致新能源汽车供小于求
回顾2021,“芯片短缺”是全球车市及所有车企面临的共同挑战,根据AFS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5日,由于芯片短缺问题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已达198.2万辆,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1012.2万辆。
众所周知,去年受到疫情影响,全球芯片供应商产出乏力,伴随主机厂需求旺盛导致市场供需失衡,最终使众多车企陷入了“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芯荒”甚至成了各大车企高层的共同心病,因此也出现了加价抢购芯片的现象。同时因缺芯问题带火的二手车市场也成为去年车市独特的景象。
即便到目前,全球车市仍未摆脱缺芯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许“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但芯片紧张的局势仍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此外,与过去相比,如今的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上所用的芯片数量翻倍增长,由此也增加了汽车的制造成本。所以,即使芯片可以恢复正常供应,新能源汽车涨价依然是一个合理的发展趋势。
原材料价格上涨,动力电池成本水涨船高
除了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领域的产能不足、价格上涨同样是导致新能源汽车终端售价走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动力电池中的主要材料碳酸锂为例,2021年初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仅为5万元/吨,近期则涨到29万元/吨,仅一年涨幅就达到了480%;从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钴的价格也从不到24万元/吨上涨到了38万元/吨,涨幅接近60%。此外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Q3与2020年Q4相比,隔膜、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电池相关原材料均有不同幅度的提供,最高涨幅超170%。
因为原材料价格提升,随之导致动力电池成本水涨船高,所以在2021年下半年,比亚迪发布了电池产品涨价20%的公告,天能锂电、国轩高科、鹏辉能源等企业也纷纷发布了调整电池或电池原材料价格的通知函,而车企在生产制造环节付出的更多成本,最终还是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产品售价上。比如1月22日,比亚迪官方发布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新能源购车补贴退坡等影响,比亚迪汽车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1000-7000元不等,价格调整将于2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目前市场表现,多家专业机构表示,预计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产品价格持续增长将带动整车终端售价迎来新一轮上升。?
综合政策、硬件、原材料多角度摊开来看,与其说这一波涨价潮是新能源车企有意而为之,不如说是“形势所迫”更为贴切。可以预见各类新能源车型在2022年开启“涨价模式”是必然趋势。从目前国内各大车企透露的信息可知,今年至少将有上汽荣威科莱威、小鹏G9等十多款纯电新车上市,如无意外,这些上市新车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提价。
时至今日,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用时间换空间”的阶段已经过去,在绿色消费理念和“双碳”目标的共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必然会稳步提升,同时伴随补贴红利进入“倒计时”,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将刺激主机厂在技术、产品开发领域投入更多,以引领行业完成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过渡转变。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如何实现?供、需双向发力是关键
新能源产销规模翻倍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的40.70%,仅比欧洲少3.1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新能源汽车17.92万辆,排全球第三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
在销量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连续七年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位。
纯电动汽车占据八成市场
按动力系统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划分,纯电动汽车是我国产销最多的新能源汽车种类。2021年纯电动汽车产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82.99%,销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2.82%。
按用途划分,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均占全国汽车总产销的95%左右,是按用途划分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最多的类型。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等。2020年11月份,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从目前市场现状和未来政策方向来看,纯电动车将长期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地位。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日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又一部纲领性文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从时间上来看,目前距离2025年还有5年时间,而在这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需要从5%左右上升到20%左右,需要向上跃升的跨度较大,如何实现目标成为业内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11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如果按照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5%来测算,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要实现销量占比20%的目标,每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必须达到30%以上,难度是很大的。他认为,要推动实现20%的目标,需要向欧洲国家学习,也需要双向发力,从供给和需求两侧推进。
来源:国新网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难度大?
与此前发布的《规划》征求意见稿内容相比,《规划》对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进行了下调,由征求意见稿中的25%调整为20%。对于为何将目标定在20%,辛国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一方面严格二氧化碳的排放法规,反向倒逼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另一方面又通过加大投资和补贴力度正向来拉动产业发展。至于为何采用这样“前拉后推”的扶持模式,辛国斌认为,“说明这项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很难达到的目标。”在他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想要蓬勃发展,一方面要鼓励企业有自主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政策上还是要推动汽车往这方面去努力。
其次,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加速发展的阶段,经过这些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行业专家预测,2025年左右我国新能源汽车购买成本跟传统燃油汽车的成本大概能够持平,但辛国斌认为,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综合考虑产品的供给能力,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以及市场需求空间等因素,同时也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作了深入的测算分析,所以提出了20%这一引导性的目标。
来源:盖世汽车
对于这一目标,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分析认为,在理想状态下,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要分别达到25%和20%对应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7.97%和31.95%,所以不论20%还是25%的目标,增长潜力要求均较高,但相较之下,20%的目标更加实际。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也持相似观点,他认为,当前新能源车市场目前仍为政策驱动市场,2020年到2025年行业将从政策驱动发展向市场驱动为主体转移,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行业的共同努力;此外,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时已经面临一定的阻碍,如涉及充电基础设施完善性、产业链成熟度等方面。所以降低目标能缓解这些瓶颈带来的压力,产业和市场各方面也能协同并进发展。
在上述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辛国斌坦言,在《规划》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是有两种声音的。第一种声音更加积极一点,提出了25%的目标,这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绿色发展的要求。“我们希望确定一个目标,大家努努力、蹦一下就能够得到,这样对推动产业发展是有利的。但是现在从整个全行业征求意见过程来看,很多方面认为这个目标定到25%太高了。”辛国斌说,综合考虑,最终把目标定在了20%,但是按现在的产业发展状态来看,也是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
实现目标需要从供给和需求双向发力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的目标既已定下,那么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成为业内思考的话题。
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规模上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是产业发展到现阶段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模式有待创新完善、产业生态尚不健全等问题。
辛国斌在上述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要推动实现20%这个目标,需要向欧洲国家学习,也需要双向发力,从供给和需求两侧推进。其中在供给侧方面,需要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安全等关键因素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开发先进适用放心的产品,加快形成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在需求侧也需要强化政策引导,出台一些鼓励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的优惠政策,优化分类交通管理措施,鼓励换电等商业模式创新,同时包括加快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引领,加大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推广力度等等,来不断提升用户的体验。
对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在此次发布的《规划》中也提出了发展的具体方向,如《规划》的第三章提出,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基础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基础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研发能力;加强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攻关等。在需求侧,《规划》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的痛点重点关注,如第六章中提出,要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鼓励商业模式创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多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支持居民区多车一桩、临近车位共享等合作模式发展。
从《规划》内容与2025年目标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未来5年或迎来巨大变化。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此前曾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在政府政策激励为导向的培育期逐步走出来了,接下来要进入快速发展期,而快速发展对产业链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要做好部署。
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认为,未来五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潜力将会被很大程度地激发出来,这是整个产业和市场针对未来电动化大趋势所做的全方面发展培育换来的。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生产国和制造国,单一的国内市场需求仍有限,未来新能源汽车出口或将成为国内新能源车企尝试的方向,届时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会实现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模式。该资深分析师预测,到2025年,我国电动化乘用车整体渗透率将达到38%,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将达到2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